《全球鐵合金網》2022-4-4:近日,府谷縣人民政府公開發布《府谷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》。本規劃《綱要》主要闡明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、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,是全縣人民共同奮斗的行動綱領,是政府履行調節經濟、市場監管、社會管理、公共服務、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的重要依據,更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、奮力譜寫府谷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重要基礎。
規劃《綱要》指出,從全縣看,機遇與挑戰并存,挑戰更加突出。府谷處于成長型資源城市發展階段,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帶一路”、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推進、數字中國建設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及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,為全縣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;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,為府谷加快低碳型新興產業全產業鏈布局、擴大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巨大市場機遇;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必將進一步凸顯府谷作為國家西煤東運、西電東送、西氣東輸的重要樞紐作用和地位。但必須清醒認識到,府谷發展仍面臨挑戰和短板,主要表現為: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不足,產業鏈供應鏈不完善,創新驅動潛能釋放不充分,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尚未解決,民生保障與群眾預期仍有差距,特別是全縣產業結構、能源結構與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要求遠不相適應,面臨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、低碳發展最嚴峻的挑戰。
規劃《綱要》綜合判斷,“十四五”時期乃至更長一段時間,是府谷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。全縣上下要堅定發展信心、搶抓發展機遇,要樹立底線思維、發揚斗爭精神,要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、于變局中開新局,開啟府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。
規劃《綱要》確定府谷縣“十四五”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:到2025年,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0億元,年均增長6.5%以上;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00億元;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達到50億元,年均增長10.7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0億元,年均增長8%;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4.8萬元、2.2萬元,年均增長5%、6%。單位 GDP 能源消耗累計降低15%,單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計降低15%,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5%,單位 GDP 用水量累計降低10%,森林覆蓋率達到30%,
規劃《綱要》提出了“9個府谷”的建設發展任務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,厚植發展新優勢,建設續力府谷;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強縣,培育發展新動能,建設活力府谷;加速轉型升級和產業現代化,構建發展新體系,建設實力府谷;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,高品位建設宜居府谷;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高水平建設美麗府谷;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,高質量建設綠色府谷;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高標準建設幸福府谷;主動融入發展新格局,高起點建設開放府谷; 全面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,高效能建設平安府谷.
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縣為戰略目標,主動融入新格局,厚植新優勢,培育新動能,構建新體系,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煤電產業承載區、全國鎂及載能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、全省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樣板區、省域交界重要節點城市,全面開創“一縣、三區、一城”建設新局面。
規劃《綱要》提出了遠景展望。展望 2035 年,資源型城市發展成功轉型,府谷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建成,高碳城市低碳化發展基本實現,建成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重要一極,綜合實力再躍新臺階,人均生產總值、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標較 2020 年翻一番,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。
規劃《綱要》提出,要推動能源轉化產業高端化發展。聚焦榆林建設現代化資源型領航城市,全面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,堅持全產業鏈布局、集群化發展、數字化賦能,優化提升煤炭、煤電、鎂及合金精深加工等主導產業,轉型升級蘭炭傳統產業,推動能化產業高端化、低碳化發展,打造千億級能化產業集群。
推進鎂及合金精深加工。圍繞“中國鎂谷、世界鎂都”建設目標,堅持全產業鏈發展,支持并引導金屬鎂產業從供氣配料、還原精煉、合金壓鑄、固廢綜合利用等主要環節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和全產業鏈式循環發展,構建原鎂—鎂粉/鎂粒—高性能鎂合金—鎂基新材料—鎂合金終端產品制造產業鏈,積極開發鎂合金擠壓壓鑄產品、鎂合金板材、鎂合金精密器件等深加工產品,培育金屬鎂標桿企業,實現金屬鎂精深加工提質增效。
加大鎂合金技術攻關,重點攻克鎂合金高端型材擠壓與鍛造技術、硅熱法煉鎂固化法還原渣技術、鎂渣綜合利用等新技術,鼓勵研發金屬鎂綠色冶煉技術和高純度鎂產品及鎂基多元合金產品,帶動研發設計、檢測檢驗、倉儲貿易等業態發展,打造“府谷鎂”全國馳名商標。
到 2025 年,金屬鎂及鎂合金產能力爭達到 100 萬噸,建成世界一流的鎂及合金材料生產基地。
在工業產業轉型升級行動中,要規劃建設 10 萬噸金屬鎂及下游產業循環經濟示范、金屬鎂及鎂合金深加工、鎂鋁合金型材、鎂渣綜合利用等綠色循環項目,擴大金屬鎂、鎂合金、鎂粉、棒材、型材、板材、壓鑄件等產品規模。
升級改造蘭炭產業。堅持等量減量置換原則,引導蘭炭企業整合重組,推動蘭炭產業升級改造高質量發展。落實產業清單管理,堅決淘汰落后產能,分類處置“僵尸企業”,嚴禁低水平重建;推進節能減排、智能化生產等技術革新。推動蘭炭產業工業互聯網建設,延伸發展功能性碳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;建設百萬噸級蘭炭全產業鏈,打造府谷蘭炭產業“名片”,實現蘭炭產業高值化發展。
穩定優化煤炭產業。落實國家能源安全戰略,堅持以生態定規模,重點開發郭家灣煤礦、西王寨煤礦等大型礦井,爭取段寨、古城等大型礦井開工建設,保障煤炭穩定供應。推進煤炭智能化礦井建設,推行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,推廣機電一體化煤礦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裝備、矸石智能分選系統,建設數字化自動化礦井、無人值守采煤工作面,實現煤炭智能化、數字化、自動化開采。加大原煤洗選比例,提高商品煤質量,采取退出、盤活、整合等方式,有序退出落后產能,提高煤炭智能化洗選能力。到2025 年,中省礦井和生產能力在 90 萬噸/年及以上的地方礦井實現智能化生產,全縣煤炭產量穩定在 8000 萬噸左右。
大力發展清潔煤電。圍繞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煤電產業承載區建設目標,合理控制煤電建設規模,加快陜投清水川電廠三期、大唐西王寨電廠項目建設進度。緊抓國家實施能源安全戰略契機,爭取沙梁川、華能段寨電廠項目納入保障方案。推進小型火電機組全面超低排放、污染物全面脫除等改造,支持大型火電企業發展“煤-電-熱”多產業共生的綠色循環經濟,鼓勵國有火電企業開展智能化、智慧化改造和建設二氧化碳捕集、封存、利用項目,提高煤電清潔低碳發電水平。推進火電—新能源—儲能融合發展,打造煤火風光儲用一體化、源網荷儲平衡的電力體系。到 2025 年,全縣煤電裝機容量達到 1100 萬千瓦以上,建成
千萬千瓦級煤電產業基地。
規劃《綱要》提出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。其中,新材料產業以先進基礎材料為突破口,培育一批新材料龍頭企業和標志性項目。特別提出要發展鎂合金新材料產業,延伸金屬鎂產業鏈,積極開發鎂合金材料、鎂基儲氫材料等新材料產品,延伸發展高端寬幅板材、汽車非承力件、航空航天鎂合金零部件、電子產品殼體等終端產品,拓展發展鈦等稀有金屬新材料,打造鎂基新材料優勢產業集群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,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,府谷縣將抓好關鍵技術攻關,加大創新主體、創新平臺建設,營造良好創新生態,釋放創新創造活力,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,打造晉陜蒙區域創新發展高地。在規劃確定的科技創新領域的六個重大工程中,都有與鎂產業相關的工作內容。
(一)關鍵技術攻關工程。加大煤炭資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與耦合替代、蘭炭高值化利用、鎂精深加工、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與規模應用、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、鎂渣綜合利用等新技術攻關,推進金屬鎂冶煉爐扒渣智能機器人、煤電智能工業機器人研發等項目建設。
(二)創新中心建設。圍繞鎂及合金、電石、現代農業等產業領域,建設潔凈煤轉換、鎂合金新材料、羊子農業等企業研究中心及省級金屬鎂工程技術研發中心、頁巖氣富集機理與有效開發工程研究中心、成果轉化中心等。
(三)重點實驗室建設。圍繞能源高值化利用、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,建設鎂合金研發省級重點實驗室、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省級重點實驗室、煤(煤層氣、伴生礦)綜合開采實驗室、“飛地”實驗室等平臺。
(四)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。實施異地孵化器、眾創空間孵化器、星創天地、創新育成中心等項目。
(五)創新平臺建設。建設縣科技資源統籌中心,建立綜合治理智慧應用平臺、科技示范園(基地)、創新創業公共平臺、產學研用創新平臺、中試示范基地、科技成果轉化基地、公共中試車間等平臺。
(六)創新主體培育。開展產學研合作,革新金屬鎂、鎂合金高效清潔冶煉技術,開展廢水廢氣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發,建設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,培育高新技術企業、科技型中小企業、“單項冠軍”企業、“明星”企業、瞪羚企業,打造 100 家科技型企業。
規劃提出要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。鼓勵煤電、蘭炭、金屬鎂等企業實施智能化升級,集成應用工業機器人、數字控制系統等智能化終端設施,推動全流程數據化管理。
規劃《綱要》提出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,高質量建設綠色府谷。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,建立和完善城市大氣污染源解析和污染源清單等工作機制,推進蘭炭、金屬鎂等重點行業提標改造,淘汰落后產能,新建項目嚴格執行產能減量置換。
要加大煤塵、廢塵、揚塵、汽塵污染整治力度,提升大氣環境質量,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。
圍繞水源地保護、城市黑臭水體和工業污水治理,重點實施“散亂污”企業專項整治、國控斷面水質考核達標、入河直排口整治、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及提標改造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整治、礦井疏干水綜合利用等專項行動。
強化土壤污染源頭管控。全面開展土壤污染調查、防控和治理,建立土壤環境管理體系,分類實施土壤修復項目。
推廣綠色生產方式,推動園區、企業綠色化改造和清潔化生產,建設一批綠色園區、綠色企業、綠色工廠。依托煤—電—載能、煤—煤氣—金屬鎂(鈣)—合金產品、煤—蘭炭(焦油)—化工產品等產業鏈,衍生發展循環經濟,實現資源能源的梯級或循環利用,力求節約高效。建設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,推進建筑垃圾處置場、儲運場資源化利用設施及項目建設。
積極應對氣候變化。錨定國家、省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碳達峰、碳中和政策,積極落實單位產值能耗、二氧化碳排放與能源消耗、排放總量“雙控”要求,加快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低碳調整,積極推進工業、建筑、交通和農業等重點領域低碳發展。堅持減緩與適應并重,實施溫室氣體排控與污染防治協同治理,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。
規劃《綱要》還發布了府谷縣“十四五”規劃重點項目表。尚鎂網注意到,其中有7個涉及鎂產業鏈的工業項目。包括:鎂節能多聯產循環經濟產業化項目;清水川工業園區綜合項目;小粒煤熱解分質分級清潔高效多聯產項目;金屬鎂及鎂合金產業項目;府谷縣金屬鎂渣、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;府谷縣金屬鎂及下游產業循環經濟標桿項目;金屬鎂人工智能項目。這些項目均為園區化、集約化和產業鏈整合發展模式,將在“十四五”期間分別建成或啟動。
據悉,府谷縣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體系由本規劃《綱要》、專項規劃、課題研究組成。后續專項規劃也將陸續研究制訂。
來源:府谷縣人民政府